如何看待过去十年阿森纳的股东克伦克对球队投入为0?
开头语:斯坦·克伦克的商业帝国克伦克体育娱乐公司总价值84亿美元,是世界上目前市值最高的体育娱乐产业公司,而克伦克本人的资产早已经超过百亿美元,位列世界福布斯排行榜的第135位。知名足球经济博主Swiss Ramble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他们对英格兰俱乐部的拥有者在某个十年阶段(2008-2017)年的投资统计,其中曼城的拥有者投入约13亿英镑排名第一,而阿森纳的老板克伦克这些年对于俱乐部的实际投资则是零。这一数据无疑让阿森纳球迷感到愤怒,许多球迷在相关报道下留言,表达对温格的遗憾与歉意,同时对克伦克的不满愈发加深。
如何正确理解十年零投入:我们需要对这个投入有一个准确的认识,这并不仅仅指转会投入,还包括所有者对俱乐部的青训、球场基础设施建设等其他方面的全方位投入。可以理解为,在这十年中,阿森纳的运营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,即便是更换球场的“贷款”也都是自己出资。虽然这显示出阿森纳的运营能力高超,能够维持在一线球队的水平,但也显现出克伦克实际上是“抠”得很。
从2014年起,阿森纳在转会市场上的净投入其实并不算少,数据显示自2014-2015赛季以来,阿森纳在转会市场的总投入高达4.08亿英镑,仅次于曼市双雄,远高于利物浦的2.3亿。可以说,阿森纳在转会上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“吝啬”,只是他们的选择不够理想(错失了坎特和范戴克,最终选择了扎卡和穆斯塔菲)。
然而,这笔钱并不是克伦克自己掏出来的。阿森纳在温格的辅导下培养了很强的自我造血能力,从2001年起一直是全球价值最高的俱乐部之一。这种情况使得克伦克可以通过俱乐部的价值进行贷款来扩充阵容,再在赛季结束时用收入来偿还债务。此外,美国商人非常擅长利用“金融杠杆”,就像格雷泽收购曼联时利用的策略一样。
因此,克伦克通过金融手段使得阿森纳在转会市场保持竞争力,而不仅仅体现在转会投入上。
克伦克是商人而非球迷,而且阿森纳并不是他的“亲生”球队。作为一个生意人,他当然希望盈利。入主阿森纳后,由于他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转会投入,给外界留下了“小气”的印象。克伦克旗下的球队不止有阿森纳,还有NFL的洛杉矶公羊、科罗拉多激流、科罗拉多雪崩和丹佛掘金等。在美国市场上,洛杉矶公羊的收益更为可观,因此阿森纳在他的投资组合中并不是重点。
尽管克伦克在阿森纳的表现受到争议,但从经济角度看,这并没有问题。他的目标显然是经济回报,竞技成绩只是一个辅助,因此他对阿森纳的投资保持谨慎。
而且在疫情期间,尽管其他富豪的资产缩水,克伦克通过股市的表现,实现了个人资产的增值,因此阿森纳的表现对他的整体财富几乎没有影响。他可以选择不去大规模投入,只需保持现状。
竞技成绩确实会影响俱乐部的经济收入,但在过去的十年中,阿森纳表现稳定,维持在英超前四的水平。这种稳定保障了克伦克对阿森纳的投资方式。
另外,克伦克目前的重心主要在洛杉矶公羊队,他动用了自己16亿美元的私人财产,并吸引金融机构投资22.5亿美元,进一步保证了公羊队的投资。对于阿森纳而言,克伦克的优先考虑显然不是“抠”,而是在其娱乐帝国中,阿森纳的相对位置较弱,只能作为辅助支持。
总结来说,克伦克的商业理念注重良性循环,阿森纳的营业收入尽管稳定,但在他的整体商业战略中并不占主导地位。阿森纳能够自给自足,显示出了强大的运营能力,而克伦克对于俱乐部的投资决策受限于整体经济效益和商业回报。
最后,值得注意的是,克伦克的目标与其他一些富豪并不相同。他并不是为了权力或影响力而投资阿森纳,而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。因此,未来阿森纳的运营模式仍将以自给自足为主。这一理念使得即便克伦克将其出售,阿森纳的基本运营依然不会受到重大影响。而一旦缺乏财力支持的俱乐部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